第七课 认识教会
一、本课目的。
使学员对教会的真理有比较全面的认识。
二、预习部分。
1、思考题。
1)在环境不容许有教堂和牧师时,教会是否仍然存在?
2)我们能进入教会是根据什么?由谁来作决定?
2、预习经文:背诵 弗4:15-16
三、讲课部分。
1、教会的基础。
2、教会的地位:主的身体,蒙拣选的一群,基督的新妇,神的家。
3、教会的内容:神家的儿女,身上的肢体,各自作肢体,联络成身体。
4、教会的角色:被拣选的族类,有君尊的祭司,是圣洁的国度,作属神的子民。
四、讨论部分。
1、有人认为既然教会是信徒生命的联合,所以在任何情况下,都不必有教堂建筑物和全时间工人,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?为什么?
2、你对教会的宗派组织是怎样看法?宗派是怎样产生的,它在教会中起些什么作用?怎样区分宗派组织和宗派精神?没有宗派组织存在,是否也可能会有宗派精神存在?
讲课部分
一、教会的基础。太16:18
耶稣在这里说:“我要把我的教会”,这是最清楚告诉我们,教会是他的,不是属于任何人的。今日我们事奉,乃是在主的教会事奉,一切应以主的旨意为准。
1、这是主的教会,离不开和主的关系。
有人以为这里的磐石是指彼得,但主的教会,是不可能建立在“人”的基础上的。“彼得”和“磐石”这两个字,在原文确实是源于同一字根,但分别是阳性和阴性词。前者指小石头或用作男人的名字,后者则是指磐石。教会不可能是建立在小石头上,更不可能是建立在彼得上。
我们从四福音多处可以看到,耶稣常通过语带双关,把自己的意思含蓄地说出来,引起听者深思,得到属灵教导。如他从圣殿讲到自己死而复活,作成救恩,不是真要重建这殿。约2:19从吃饼讲到吃他肉喝他血的灵意,不是真吃他的肉身。约6:54从小孩子讲到进天国的要求,不是真指当时的这些小孩子。太19:14
这是主的教会,一定离不开和主的关系,必然是建立在主的根基上。
2、教会是建立在相信“耶稣是基督,是永生神的儿子”这磐石上。
耶稣通过叫彼得的名字,引出教会的根基,是在“这磐石”上。我们从前面耶稣和彼得的对话,顺着意思下来,可以知道这磐石乃是指彼得的回答:“你是基督,是永生神的儿子。”太16:16今天我们得救的根基是主耶稣,而我们信仰的基础,则是对主纯正信仰的内容,就是彼得的回答,相信耶稣是基督,是神的独生子。凡这样相信耶稣的人,就是在这磐石上,就是在教会里。至于彼得这块小石头,和磐石的关系,就是基督徒(小基督)和基督的关系。
二、教会的地位。
教 会这个名词,我们信主的人用惯了,听到就知道是指什么;但对一个不信的人,他听到时,难免会觉得有点莫名其妙。过去我出去事奉,常坐火车;乘客挤在一起, 时间长了,就会彼此交谈,也常会从各人的工作谈起。当人问我是“干什么的?”我总是说“我是作教会工作的。”很少会碰到人能懂什么是“教会工作。”大多会 误会是“教卫工作,”就是教育和卫生系统的工作。当我作进一步解释的时候,往往正是传福音的好机会。虽然当时社会是不准宣扬宗教的,但回答人家主动问关于 自己“专业”的内容,应当不属于“主动宣扬”的范围吧。
其 实不但不信的人对“教会”这名词会感到莫名其妙,就是信徒,真要解释什么是教会,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。一般人以为教会就是教堂,连弟兄姊妹中也有 不少是这样认为的。所以在文化革命时期,没有教堂,就是没有教会;到文化革命过去,教堂又开门,也就又有教会。当然这样的认识不但是片面,而且是错误的; 因为教堂可以关门,教会却是消灭不了的。
那么教会究竟是指什么呢?我们需要从多处圣经,才能有比较完整的认识。
1、弗1:23 教会是主的身体。
教会不是一栋建筑物,不是一间公司行号,不是一个组织机构,她是“身体”。虽然身体也有外形,但更重要的,却是生命和生理机能;否则就不是身体,而是尸体了。圣经用“身体”,确实最能反映出教会的特性;虽然有外形,但对教会来说,最要紧的,是生命和生命的见证。
不但如此,教会还不是一般的身体;是在天上,坐在父神右边,复活的主耶稣基督的身体。我们是“主的身体”,反映出我们和主的关系;我们从主荣耀的地位,也可知我们是得到何等荣耀的地位。
1)罗12:5 在基督里成为一身。
一个人只有一个身体,基督是独一的神,独一的救主,在这末世显现一次,而且一次被献作成救恩。来9:26、28所以“主的身体”一定也只有一个。更由于这是“主”的身体,所以只有是在基督里的,才是属于这一身体的。就如我们刚才说的,要能在这磐石根基上的,必须是“信耶稣是基督,是永生神的儿子”的;也就是必须是“在基督里”的。
这是主唯一的身子,此外就都不是主的身子,也就不是教会。
2)西1:18 基督是教会的头,教会的元首。
教会是身子,这身子的头就是主耶稣基督。弗5:23基 督是教会的头,教会的元首,不但让我们明白主和我们之间的从属关系,我们今日的使命和追求;而且也指出了我们和主之间生命的联络。头和身体是不能分割的, 是同一生命的,是血肉相连的。这不是组织关系,不是领导关系,甚至不是一种信仰关系;这是生命关系,是我们只能经验,无法用言语说得清楚的。
基督是教会的头,是教会一切事情的实际元首。我们的目标是尊他为大为主,一切荣耀归给他;我们的事工是传扬福音,高举主名;我们的态度是听命顺服,全心爱他,讨他喜悦。这才是尊基督为元首之教会应有的表现。
记 得在文化革命时,弟兄姊妹常被盘问“头”是谁?在哪里?找到了,不但可以证明你们是反动组织,而且还可以破获整个组织,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。当时弟兄姊妹 虽然没有人教,但却都异口同声说,我们的头是在天上的耶稣。从这一自发的“统一口径”,可以知道,即使平时弟兄姊妹对“耶稣是元首”不一定遵行得那么好, 但对这个道理,大家还是清楚的。
3)林前11:3 基督是各人的头,和我们每个人直接有关。
基 督不但是教会的头,他也是我们各人的头。这是具体告诉我们,耶稣今天和我们的关系,是个人的,直接的关系;所以我们在传福音时说,要接受耶稣作我们个人的 救主。在这救恩里,耶稣是直接救你救我,不只是“我们”的救主,更是“我”的救主。耶稣是我们个人的救主,神是我们个人的神,圣灵是我们个人的保惠师,耶 稣是为我钉死十架,那里原来应当是我钉在上面的。只有我们对这些内容,有个人的直接经历和认识,我们对这救恩,才是全备的领受。
旧约时代神是以色列民的神,也有称以色列民为他的儿女,但都不是和以色列民的个人关系,而是指他们全民族说的。申14:1今天耶稣不但是教会的元首,而且也是我们各人个人的救主,个人的头;我们各人和主有直接的关系。这既使我们明白所得恩典的直接和浩大,也提醒我们每个人在主面前的个人责任,我们是要各别向主交帐的。
4)弗4:16 身子是由许多肢体联络而成,并非机构组织。
我 们相信耶稣,不是参加一个组织,所以不是经由谁批准同意,而是借重生,生命进入这身体的连接。凡真心信耶稣是基督,是永生神儿子的,就都在这身体里。基督 是我们各人的头,但我们却不是各自作身体;头只有一个,身体也只有一个;我们彼此之间,都是作肢体的。这一内容,我们后面还要详细介绍。
有 些人由于在社会上搞运动搞怕了,虽然觉得信耶稣的道理很对,很好,也表示愿意相信接受;但要他受洗,就怎么也不肯。究其原因,就是因为把信耶稣看作是一种 组织,受洗就等于是办参加组织的手续。以他的社会经验,什么组织也不要参加最妥当,免得不当心,参加了反动组织,后患无穷。
这 种想法,在过去整天讲阶级斗争的年日,也不失为一种明哲保身的惨痛经验;但把受洗看作是参加组织的手续,则是对信耶稣和受洗的意义完全误解。教会不是组 织,我们信耶稣,不是参加任何组织,没有任何组织要求和约束;信徒和教会之间,信徒和信徒之间,只有生命联络连接的关系,没有组织编制的关系。
2、徒15:14 教会是主拣选的一群。(召会)
教 会这名词,原文的意思就是选召出来的一群。所以有些弟兄姊妹把教会称为“召会”,更有用“神召会”的。从字义上讲,召会确实比较贴近原文的意思;但也只是 反映出“教会”一个方面的内容。所以一般大家还是沿用“教会”这个比较笼统的名称,当我们要究其意义时,可以包含多方面的涵义。
1)弗1:4 神在创世之前就拣选了我们。
我 们是神所选召的一群,而且圣经告诉我们,是神在创世之前,就作了拣选的。我们无法理解,当人类还没有被造,还没有犯罪,耶稣还没有来作成救恩,怎么我们已 经被神选召了。但既然圣经这么告诉我们,我们就照样相信;神不但在创世之前就预备了基督救赎大恩,而且还预备了教会,就是我们这群得蒙救赎的人。彼前1:20
我们只能跟保罗一样说,“深哉,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。他的[判断何其难测,他的踪迹何其难寻。”罗11:33
2)徒20:28 是主用自己的血,把我们买来归他。
神 召我们,不是这么随便召唤一下,就把我们叫来了;神是付出代价的,这代价就是他独生子耶稣基督的宝血。当我们说“召”,容易使人以为只是这么招呼一下,唤 叫一声;其实这是经过付出重大代价,是“买来归他”。从这个角度,教会又不只是召唤出来的一群,而是重价买来的一群了。林前6:20
3)林前1:27-28 不是我们配得拣选,乃是因神大爱。
说 到拣选,人们的习惯,不论是买菜,上学,求职,运动,总是要选大的,好的,强的,多的,把差的淘汰掉。但神的拣选却并非如此,他是选愚拙的,软弱的,卑微 的,可厌的,无有的;跟世人的拣选标准相反。因为神拣选的最主要标准,就是凡能认识自己是不配的。神不在乎人的腿快,马的力大。诗147:10他最不喜欢人自以为是,自以为配;这样的人,他无法拣选。
不过我们也要注意,神所拣选的这群,不论愚拙还是软弱无有,都清楚指明是“世上”愚拙软弱的。可见这跟人的天赋聪明才智,并无一定的关连;除了必须认识自己是不配的以外,也是指“在恶上愚拙。”罗16:19
3、弗5:24 教会是基督的新妇。
教会是主的身体,基督是头,这是反映出我们和主之间生命的连接和关系。教会是神拣选的一群,是反映出我们应当从世上分别为圣的地位。这里更告诉我们,教会是基督的新妇,反映教会和基督之间,有爱的连接,彼此间有最亲密合一的关系。
1)弗5:25 是主付出舍己大爱的代价娶得的。
虽然婚娶的事,各地有不同风俗,但大多是新郎要付出聘金,送出聘礼,才能娶得新娘归。耶稣为他的新妇教会,也不是不付代价的,这代价乃是他舍己的大爱,为我们舍命流血,钉死十架。我想今天世上没有一个新郎,会为娶得新妇而付出更高的代价了。
世上的礼俗,新郎付出得越多,表明新妇在他眼中的价值越高,他对新妇也必然越珍惜爱护。我们的主也是如此,我们从他为我们所付出舍己大爱的代价,可以知道我们在他眼中,是多么宝贵,他对我们的爱,是何等的大。
2)林后11:2 教会应当如贞洁童女,无瑕归主。
按照人间常情,新郎付出的聘金越多,反映新妇越华丽尊贵的身价地位。那么新妇那边又该如何呢?我想至少她也应当更加自爱自重,才能与新郎的付出相配。
我们面对耶稣如此大爱的付出,应当如何回应,才能使神看我们是配得过所蒙的恩召,见证我们是懂得自爱自重的呢?保罗向哥林多教会提出的要求,也为我们的追求指明了方向,就是要如贞洁的童女献给新郎基督。具体的说,就是要向主存纯一清洁的心。
3)弗5:23-24 教会应凡事顺服主,以他为元首。
是 童女,表明她洁身自好;是贞洁的童女,更表明是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;这贞洁是献给基督的,又表明她一生的理想和追求,都是以主耶稣为中心和目标的。这样的 新妇,就不是孤芳自赏的自爱自重,而是为主的缘故自爱自重。她一生的追求和努力,不是要显示自己超凡脱俗,自鸣清高;而是为讨主喜悦,遵行主的旨意,满足 主的心意。她唯一的盼望,就是良人早日回来;在她一切所行的事上,都尊主为大,为圣,为元首。
4)启21:2 教会应当妆饰整齐,等候迎见主面。
女孩子都天性爱美,喜欢打扮,都会尽力,甚至超过自己力所能及的,把自己打扮得亮丽吸引人。但这里对新妇提出的要求,不是会打扮,妆饰表现自己,吸引人满足自我虚荣心;我们妆饰整齐,唯一的目的,是等候迎见新郎。我们的打扮,是惟独为给新郎看的。
所 以今天我们要作一个贞洁的童女,首先不可好吃懒做,撒赖撒娇;以为一切既然都是恩典,就等新郎来服侍我吧。今天我们的工作是妆饰自己,凡圣洁的,温柔谦卑 的,美好品行的,讨主喜悦的,都是我们今天应当“打扮自己”的妆饰。更要紧的,这妆饰不是为自己,更不是为任何其它目标;只能是为新郎,我们的主耶稣基 督,我们打扮是有明确目标的。
5)弗5:27 荣耀的主应有一位荣耀的新妇。
我 们中国人向来就有“门当户对”的观念,虽然现在已经不再那么强调,但彼此要合得来,有共同的爱好和语言,这仍然被普遍认为是美满婚姻的基础。今天我们能成 为主的新妇,不是因为我们配,乃是主特别的恩典和拣选;但既蒙拣选,在感恩之余,也当竭力追求,使自己能配得过所蒙的召。帖后1:11这“配得过”正是因自知不配,而被激励的竭力追求方向。
荣 耀的主耶稣基督,应当有一位荣耀的新妇。我们原来并不是荣耀的,全靠主的怜悯,加荣耀给我们。我们原来跟主之间,并没有共同的爱好和语言,所以当我们信主 后,就当努力读主的话,听主的话,把主的话放在心里反复思想,以求能和主有共同的语言。我们原来穿的是污秽的衣服,是主给我们穿上华美衣服;但我们也当妆 饰整齐,专心打扮为取悦新郎,等候新郎的来到。
4、来3:6 教会是神的家。
前面我们讲的都是教会和主基督的关系,这确实是最要紧的,因为如果我们不是在基督里,就什么都不是,什么都没有。但我们跟神之间,也同样有密切的关系;神选召我们,不只是要赦免我们的罪,也不只是要恢复原先亚当在乐园的地位,乃是召我们来作儿子,得荣耀的。罗8:15、30保罗把教会直接称为神的家。提前3:15
1)约14:2 父家只有一个,但有许多住处。
耶稣在这里对教会作了一个非常形象而生动的定义;这“父家”是单数的,但住处却有许多。这固然是告诉门徒,父家很大,够我们住的;但更包含了一个重要的含义,家只有一个,住处可以有许多。
就 象世上有钱的富豪,他可以在不同的地方,拥有许多房子,我们称为别墅;冬天住在南方,夏天住到北方。但他却只能有一个家,如果说他有几个家,那么大家都 懂,这就是越轨的行为了。不但如此,这许多不同的住处,因为都属于同一位主人,不但都代表他的家,也是在同一位主人的统一管理之下,反映出主人的要求,服 从主人的安排;而且每个住处也都各有自己的使命和功用。
教 会是神的家,真教会只有一个,就是我们称为“普世教会”的;她包括历世历代、中外古今,所有信主的弟兄姊妹。现在我们通常称为教会的,其实只是神家的住 处;她们都属于神的家,也代表神的家。在同一位主的安排下,这些“住处”都应当反映出同一位主的一贯旨意和要求;彼此间则应在他的安排下,既表现出相互间 的配搭联络;也见证出各自从主领受不同的托付和职责。
2)来3:6 基督是神家的治理掌权者。
今 天在这神家中的实际掌权者,是从死里复活,进入荣耀的神子耶稣基督。所以我们称他为主,是教会的元首;历世历代的教会都是尊他为主,听他命令,由他安排, 配搭事奉。虽然今天救恩的施行,是圣灵保惠师的职责,但耶稣在论到保惠师时,清楚指出,“他要荣耀我,因为他要将受于我的,告诉你们。”约16:14耶稣今天正在治理神的家,是实际的掌权者。有些弟兄姊妹认为,今天是“圣灵时代”,意思耶稣时代已经过去;这显然是不符合全备真理的说法。
3)提前3:15 神的家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。
讲 到家,就会联想到具体反映“家”的建筑物。神的家,当然应当建筑高大辉煌,见证在人前。既然这家就是我们教会,我们又当怎样见证在人前呢?这里告诉我们, 要作真理的柱石和根基。这常让我想到古罗马建筑,前面都有又高又粗的柱子,既给人雄伟庄严的感觉,也是承担着支撑建筑形体的重负。
今 天教会在神家里,也起着相同的作用。教会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,虽不是真理本身,却担负着见证真理,持守真理,为真理竭力争辩的使命。柱石和根基应当是稳固 坚定不移的;房屋内部可以装修,甚至门窗也可以改换地方,唯独柱石是不能移动的,根基是不能改变的。今天教会的责任,正是要坚定不移地见证持守神托付给我 们的真理,作真理的柱石和根基。这真理的中心内容,乃是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,这真理的记载,全在圣经里。
三、教会的内容。
我们刚才讲的教会地位,都着重在教会和神之间的关系;那么弟兄姊妹之间,在教会里又是怎样的关系呢?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,就会产生分门别类,纷争结党的情形。
1、信徒都是同一家里的儿女。
教会是神的家,我们凡真信耶稣的,都是神的儿女;家只有一个,所以我们也都是这同一个家里的儿女,彼此之间是弟兄姊妹的关系。
1)罗8:16 我们是生在神家,成为儿女。
我 们都有常识,家跟俱乐部不同,不是随意选择参加的,乃是生入的。你生在谁家,就是谁家的儿女。可能你羡慕别人家比你家有钱,条件比你家好,但你无法改变你 是谁家儿女的事实。这跟我们参加一个组织,加入一个俱乐部不同,是可以根据你自己要求作选择、作决定的。但家不是我们选择的,是生在哪家,就是哪家的儿 女。
按照世人的说法,生在有钱人家,有慈爱的父母,那是天大的幸运。今天我们实在应当感恩,因为我们竟能生在神的家,作了神家的儿女。还有比神家更了不起,比神更慈爱的父亲吗?
2)约3:6-7 我们是借重生生入神的家,是从灵而生,得新生命。
我们生在神家,成为儿女,是怎么生的呢?耶稣告诉我们,我们必须重生,必须从水和圣灵而生。我们的肉身,经过父母生养下来,成了父母家的孩子;我们信耶稣,就是从水和圣灵而生,生在神的家,成为神的儿女。
我们从更多经文可以知道,我们从水而生,这水是指神的道。弗5:26、彼前1:23我们从圣灵而生,则是指我们经过为罪忧伤痛悔而得新生命,作神后嗣。约16:8、多3:5-7
3)弗3:6 凡在基督里的,都是同为后嗣、同为一体、同蒙应许,没有地位的不同。
今 天我们能得重生,是因为圣灵作保惠师,在我们心里动工的缘故;而这重生所带给我们的一切效果,都是因为我们“在基督里”,是基督为我们作成的。我们因重生 而能得到的,首先就是生在神家,为神儿女,作神后嗣。如果不是因为“在基督里”,我们是根本不配,不可能有如此荣耀地位的。
犹太人曾以为自己有特权,因为耶稣降生在犹太,神也曾应许亚伯拉罕,万国要因他后裔得福。创22:18这后裔原文是单数,其实并不是指一众犹太人,而是指着耶稣说的。而且在论到亚伯拉罕的子孙时,也不在于肉身的子孙,更是指应许的,以信为本的,按他信之踪迹去行的人。罗4:12、9:8、加3:7-9
所以要想作神儿女,不论犹太人、外邦人,都同样必须“在基督里”,并没有区别。
2、信徒都是同一身体里的肢体。
既然我们都同是生在神家的儿女,我们彼此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?这方面我们前面已经有提到,这里我们再从更多的经文来查看。
1)林前10:16-17 因同领基督的肉和血,而共享同一生命。
首先我们因为是在同意身体里,有共同的生命,所以应当是合一的。这一合一在教会里的具体见证,就是我们按时来到主设立的桌子前,同领基督的血和肉,一般我们称为擘饼或领圣餐。当我们各人在决志信主时,就是实际吃了主的肉,喝了主的血。约6:35以后我们每次来到主的圣餐桌子前,吃的饼,喝的杯,只是表明主的死,记念主的替死代赎救恩;提醒自己,我们是已经吃过主肉,喝过主血,被神所拣选的人。
不 论中外古今的弟兄姊妹,我们都是同领这一个饼,同喝这一个杯,因为耶稣只降生一次,钉死十架一次,我们都同在这一救恩里有分。虽然我们在具体遵行这圣礼的 时候,是分开举行的;但在主面前,我们是“同领”的;因为我们所记念的,是同一救恩的事实,我们所吃的,是同一位主的肉和血,我们真正得到的,是共享同一 生命。约6:53
2)弗4:4-6 同一生命的肢体,才能相互配搭,联络成一个身体。
在 我们人体里面,有天生的排它性;如果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,不属于自己体内的,经过外接的任何部位或肢体,都会从生理上,遭到攻击排斥。这不是由我们意愿决 定的,而是由我们生命自动决定的。为此,当人体受到伤害,要想作异体的接肢移植手术时,医学上就必须采取措施,克服异体排斥的问题。
如 果一个人手上的大姆指失去了,生活上会很不方便,他可以用自己的脚趾割下来接上去。但如果想用别人的姆指或脚趾,就不那么容易了;因为人体的营养通过血液 循环,输送到各部位,碰到不是源自同一生命的部位,就会自动不把养份输送过去。怎样迫使养份送过去,是医学上努力研究的课题。
这 是人体自然的生理情况,我们只是作个比方。当我们把弟兄姊妹比作基督的身体时,也有这样的现象,只有同一生命下,经过同样重生的,才是能没有间隔,相互配 搭,联络得合适的。在教会里,弟兄姊妹之间可能会有分门别类的相互排斥,也可能在不同“住处”之间存在明争暗斗的情形;但在神那里,这种情形是不容许存在 的。实际上,凡要想把纷争结党的事带进神家的,最后只会落得自己被神关在门外的结局。
所 以,即使有些弟兄姊妹在一些问题的认识做法上,和我们不同,只要是真信主的,是和我们有共同生命的,我们就是在一个身体里,是属同一身体的肢体。我们可以 在不同的“住处”聚会事奉,但我们在神的家里,是无法分开,总是合一的。明白了这个道理和关系,可以让我们知道,在具体教会事工上,在对待跟我们在有些方 法形式上,观念不尽相同的弟兄姊妹时,该如何行才合主的心意;彼此事工不必合并,但心灵必须相通。
3)林前12:26-27 同一生命的肢体,有共同的感受和经验。
在 同一身体上的不同肢体,会有不同的经历,但感受却应当是共同的。弟兄姊妹各人在世上的经历会有很大的不同,耶稣没有在我们中间搞平均主义,要凡属他的儿女 都经历一样的幸运和苦难;但他却要求我们应当有共同的感受,一个肢体受苦,众肢体就一同受苦。神没有安排他每个儿女都遭受同样苦难,但他却要每个儿女,和 受苦的肢体,有共同的感受,能感同身受。这才体现出我们确实是同一生命里的儿女,同一身体上的肢体。
当看到一个肢体受苦的时候,我们还比较容易一洒同情之泪;但在一个肢体得荣耀的时候,却不容易从内心跟他一起快乐;往往嫉妒、毁谤、造谣、中伤会随之而来。这方面是我们必须时时提醒自己,反省自己,更要提防的。
3、信徒是各自作肢体,各有不同之处。
我们都在同一身子上,都是作肢体的,但却并不都作同样的肢体;不论从外形,功用,在身上的位置,大小,神并没有把我们造成完全相同。这不是神有不公平之处,而正是神奇妙的安排,通过不同肢体的配搭,更体现出身体全备的功用。
1)林前12:15-17 功用不同,但都同样重要。
我 们身上有许多肢体,各有不同的功用,才使我们在生活中,能有健全的内容和表现。虽然在实际使用上,确实有常用不常用,重用不重用的区别,但我们总是不愿意 轻易失去任何一个肢体的;对我们来说,都是十分重要不可缺的。手是我们用得最多的,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要更多的手,恐怕手太多了,也会带来相互掣肘的麻烦。 神所安排的,总是最美好的,两只手,不多不少。
不 但如此,只要是我们自己身上的肢体,不管功用大小,我们也都是同样宝爱,不容受损失侵害的。我们身上有些部位,功用并不如手那么大,但当它受到侵害时,手 会不顾一切的尽力保护它;不会因为手的作用比它大,怕手受损伤,就不肯“出手”。这也因此更显出手的重要,因它能保护身上其它肢体,作许多事情,为全身服 务。如果它只是自顾自保护自己,本领再大,也失去了它的重要性。
同样的,在教会里各人的功用是有大小不同的。功用大的,也应当象手一样,不是表现自己恩赐大,能力强,比人重要;而是要保护比你幼弱的弟兄姊妹,要甘心乐意以自己的才能恩赐服事教会,作得比人更多;否则你功用大又有什么用呢?重要性又在哪里呢?
2)林前12:18-21 位置不同,但都同样地位。
身 上肢体不但功用不同,在身上的位置也各不相同。脚被压在最下面,是为走路的需要;眼睛在最上面,可以方便了望。它们的位置都是神按照功用的需要,作最美好 的安排,跟地位的高低没有关系。在我们身上,脚和眼的位置,在身上是有高低的不同;但我们不会因此认为,它们的地位,也有高低之分。
教 会中的弟兄姊妹,由于各人从圣灵所得恩赐不同,功用也不同,因此责任也会有大小不同,在人前也可能存在有职务的高低之分。即使这样,我们在主面前,都同样 是儿女,同样蒙主所爱,是没有区别的。往往教会里负责讲坛事工的,作教导事工的弟兄姊妹,因事工的需要,比较多有显在人前的机会,多被人认识,容易让人感 到比较重要。作事务性事工,作服侍工作的弟兄姊妹,则因工作内容是辅助性的,使得自己的角色也成了辅助人员,好象不如别人那么重要。其实今天我们在教会 里,所作的事工可以有大小责任的不同,主要和辅助的不同;但弟兄姊妹的地位,却都是相同的,在神眼中都一样是他的儿女。
3)林前12:22-24 外形不同,但都同样俊美。
人都很注意自己的外形,希望留给人美好的印象,为此很多人在美容整容上,化上不少时间和钱财,要把自以为不够俊美的部位,整形得超标准的好。在年青时髦的人群中,有不少都是这样追求的;但其实也是反映出他们对自己的自信心不足。
对年长一点的人来说,就大多存着另一种见解。我们不是不知道在自己身上,有些部位长得并不俊美,但它既是我身上的一部分,是属于我的,对它就有感情。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评论,我总认为它是俊美的,可爱的。
有 些孩子长得可能并不那么可爱,但做妈妈的却总认为,自己的孩子多么可爱,多么俊美。常会有做妈妈的,抱了孩子到你面前,故意逗着孩子玩,希望引起你注意, 被你夸奖。每个妈妈都为自己的孩子自豪,不会认为自己孩子有不如人的地方。这不是做妈妈的没有审美观点,乃是母爱的必然表现,是她透过“母爱”看到自己的 孩子。
同 样的道理,今天我们在主眼中,都是他所宝爱的,都是俊美的;因为我们都是主用他舍命流血大爱买赎回来的,是属他的。耶稣透过爱的眼光看我们,都是一样可爱 的。但如果有他的儿女,被人轻视贬低,或在弟兄姊妹中,被议论为不俊美的;主必会对他格外眷顾施恩,加倍关怀。就象一个孩子在外面受了同伴欺负,母亲会以 加倍的疼爱来补偿,以更紧紧的拥抱来证明,我的孩子是最可爱的,不容贬低的。
所以这里说“不俊美的”,并不是主看为不俊美,乃是人看为不俊美。今天如果有人看你不俊美,你不必因此心怀不平;因为神要把加倍的俊美给你。神要给你的祝福,因你被人藐视,被讥笑为不俊美,将加倍的临到你。
4、肢体必须联络得合适,才能成为身体。
由于身体是由许多不同肢体组成的,各个肢体就不但会有不同的部位排列,而且更需要相互联络得合适,否则就称不上是身体,只是什么也不象的怪物,一堆不能运作的废物。
1)弗4:16 不同功用,应当彼此相助相顾。
身 子要健全成长,就需要每个肢体都各按各职,尽自己的本份;彼此之间又需要以爱联络得合适,相互帮助,而不是相互掣肘,免得在力量和效果上,造成自我抵消。 但在弟兄姊妹中,却难免会因彼此功用不同,而产生相互看不惯的情形。我们都很自然会比较喜欢跟和自己相仿的人来往,所谓物以类聚;即使在教会里,也难免会 是这样,相似的肢体会比较谈得来。但如果“身子”都是由同样的肢体组成,就不成其为身子了。身子是需要借不同肢体的连接联络,相互配搭,才能表现出身子的 美,发挥出身子的全备功能。
我小的时候喜欢下象棋,大家都同样是十六个子,为什么会有输赢之分呢?关键就在运用这些棋子的时候,相互联络得合不合适,有没有全盘的观念。小孩子下棋,往往是把一个子,单独的猛冲猛打,跟其它的子没有配搭,得不到保护,最后只能被人吃掉,结果当然是输。
今天我们在教会里也是如此,有些弟兄姊妹确实有爱主的心,但只会一个人自己埋头苦干,不知道怎样和其他弟兄姊妹配搭事奉;结果自己忙得心中不痛快,事情也作不好。圣灵给教会恩赐,是“随己意分赐给各人的。”林前12:11一个人的恩赐再大,也不会是全能的;我们只是肢体,再能干也单独代替不了身体。神的安排,必须要肢体彼此配搭,联络得合适,这样的教会,才可能得到建立和增长。
2)林前12:24 不同位置,甘心接受神的配搭。
小 时候听过这样一个寓意故事,一个近视眼的人,需要戴眼镜;但架在鼻樑上,引起鼻子的抗议,你眼睛不好,却叫我挑重担,我不干。结果近视眼因为看不清,走路 碰到墙,碰痛的首先还是鼻子。所以近视眼戴眼镜,究竟是鼻子需要为眼睛担重担呢,还是眼睛需要为鼻子看清路呢?我想都是,也都不是;鼻子不是为眼睛,眼睛 也不是为鼻子,都是为了整体的“身子”。
往 往小故事能说明大道理;这个小故事,从人身上不同肢体的不同功用和位置配搭,告诉我们全身联络相助的必要。今天神安排我们在教会里,相互作身子上的肢体, 也是同样的道理;通过各人不同位置和功用的配搭,才能使身子有效地运行成长。任何肢体都不是为另一个肢体作什么,都是为了身子。当我们在教会里有事奉的机 会,不是为谁而作,使谁沾光;甚至不是你为我,我为你,都是为主,为整体的教会。
只有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,我们才会甘心接受神安排我们在教会所处的位置,所得的恩赐;才能有效地在事奉中,乐意跟其他弟兄姊妹配搭同心。
3)林前12:25 不同外形,不可因此分门别类。
分门别类一直是教会里的一个大问题;不一定都严重到纷争结党的程度,但搞小圈子的情形,几乎可以说是到处都有。通常弟兄姊妹对分裂的情况,知道是不对,应当受谴责;但搞小圈子的情形,大家就往往不以为意,认为算不得一回事。但我们必须记得,任何分裂都是从小圈子开始的。
在弟兄姊妹中,总会有些是跟自己比较合得来的人,也就自然容易大家走在一起多一点,这是很正常的,不能说就是在搞小圈子。但如果因为大家背景类似,兴趣相同,个性接近,观点一致,在一起时就随意论断其他弟兄姊妹,那就需要注意了,因为这就是搞小圈子的开始。
圣 经也提醒我们,作为身上的肢体,是有不同外形的。所以要注意,相同外形的肢体不应相互吹捧,对不同外形肢体则表示看不惯,随意品头评足;往往分门别类就是 因我们在言语上不负责任的随便乱说造成的。我们对自己在教会的“位置”应当有知足感恩的心;但对在教会有不同“位置”的弟兄姊妹,应当看到彼此之间的不 同,正是可以相互配搭,发挥更大功用。如果因为各人功用位置的不同,而互相不服气,看不惯,进一步就相互指责,随意论断,就必然会造成纷争结党,使教会即 使不分裂,也不得安宁。
在 同一教会之内的弟兄姊妹是如此,不同教会之间也是如此。今天父家有许多住处,原是正常的,必要的。有些是因为人太多,在一个地方根本不可能容下;有些是因 为地域大,必须分散才方便弟兄姊妹参与;有些则是因为在表现形式上,有不同理解,分开聚会可以满足不同弟兄姊妹的愿望。这最后一点分开的原因,往往不注意 时,就会产生分门别类,甚至相互攻击的情形。
我们不能要求不同教会的表现形式全都一致,各人也可以按照对圣经的理解,表达对不同表现形式的意见;但只要不是在“信仰要求”层面的不同,就应当存彼此接纳的心。但这接纳是心灵的,不是形式的;若强求形式的合在一起,只会给弟兄姊妹带来负面混乱的效果。
但 在同一教会内,则应尽力求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致认识,否则在弟兄姊妹中,难免会造成观念上的混乱,行事上的分歧,使大家都不得造就。有些事情从感情上我们 都不希望发生,但当不可避免时,经过妥善处理的结果,好过不作处理的听任发展。保罗和巴拿巴的分道作工,虽然我们都感到有点惋惜,但他们分开后却仍继续彼 此关心,分开而没有分裂;这是我们必须记住并应当要有的心胸。参看林前9:6,
四、教会的角色。 彼前2:9
教会是神从世上拣选出来的一群,但神的拣选不是要教会脱离世界,而是从世界分别为圣;既留在世界,又有所区别,而且更在世上担负有使命。彼得在这里向我们指出了四个方面;我们分别为圣,从神得到什么地位,应当在世上见证出什么使命。
1、被拣选的族类。 约15:19 是主从世界选召我们作属他的人。
首先我们必须时时记住的,是我们已经被拣选的事实和地位。从我们是被神拣选的人,进一步就使我们想到,为什么要被拣选,是从哪里被拣选的。
1)彼前2:9 宣扬神是如何召我们出黑暗入光明的。(作蒙恩的见证)
彼得在提到我们因信主,从神那里得到荣耀尊贵地位的时候,特别指出神拣选我们的目的,是“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。”简单地说,就是要我们传扬神在我们身上的大恩大德,为主作“出黑暗入奇妙光明”的蒙恩见证。
耶 稣把传福音的使命托付给教会,是每个弟兄姊妹的责任。常有弟兄姊妹推托自己不会讲道,不知道怎样传福音,所以不传福音还心安理得。这里清楚提醒我们,要宣 扬神的慈爱和恩典,不一定需要通过讲道的形式;为主作个人得救的见证,应当是我们都能够做到的,是我们无法以“不会讲”推托的。
2)约15:16 为要分派我们去结果子。
耶 稣也是这样清楚告诉我们,他拣选我们的目的,就是要我们去为他结果子。有些弟兄姊妹,信耶稣的目的只局限在自己个人得救;虽不能说是错,但却不能满足主的 心,不明白主拯救我们是对我们有期望的。初信者存着这样信主的目的,是正常的,可以理解的;信主多年的弟兄姊妹,继续在信主的目的上,只有自己,那就显得 是生命老不想长进,使主心失望了。
3)林后6:17 要从世界出来,分别为圣。
我 们是被神拣选的人,不但要时时记得为主作蒙恩被拣选的见证,而且也不能忘记自己乃是从世界被拣选出来的,是应当与世人有别的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的一言一 行,都应当见证出,我们是神所拣选的人;世上很多事情,别人能做,我们不一定也能做,别人能说,我们不一定也能说。我们的行事为人准则,不是以“不违法犯 法”为满足,而是以“神的要求和旨意”来判断,这才和被拣选的族类相称。
2、有君尊的祭司。来10:19-22 我们是靠耶稣的血,才得进入圣所事奉神的。
神拣选我们,是要使我们得着尊贵的地位;就是作祭司。当初神在以色列民中,拣选亚伦家作祭司,职责 是代替百姓到神面前,求神的饶恕和恩典。今天我们虽然不是“按着亚伦的等次”,但作为祭司,也同样是要把人带到神前,得蒙神的赦免和恩典。只是不再是用牛 羊的血,而是靠着主耶稣的血,存着真诚和充足的信心。
1)罗12:1 首先应当献上自己。
罗 马书是一卷讲救恩的书,从第一章到十一章都是讲到救恩的需要,救恩的作成,救恩的浩大。但从第十二章起,就开始讲到另一个内容,就是我们蒙恩的人,该怎样 回报所得这么大的救恩呢?在一切应有的回报中,第一个要求,就是“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。”所以奉献自己为活祭,是今日我们每个在基督里作祭司的,首先应当 献上的内容。
不但要先献上自己,而且是献上为活祭。律法下的祭司献牛羊为祭,是没有活祭的,因为牛羊都是不得已,被人硬牵到祭坛献上的。只有耶稣为拯救我们罪人,献上自己的时候,是甘愿自己献上,自己走上各各他十字架的。约10:18耶稣就是献上自己为活祭,所以他今天要求我们,作君尊的祭司,也应当先献上自己为活祭;不是出于无奈被迫,也不是为怕下地狱而作出牺牲交换,而全是为了被神慈悲大爱激励的缘故。
保 罗在提出这么重要信息的时候,没有用命令,而是用“劝”,因为“活祭”必须是出于自愿,命令就不能是活祭了。但保罗接下来马上就补充说,这是“理所当然 的。”所以虽然是劝,是由你自己作决定的选择;但因为是“理所当然”,除此之外就别无选择的可能,所以也就等于是“命令”了。
2)启8:4 以祷告为祭献在神前。
亚 伦为祭司,献上的是牛羊的血;耶稣为祭司,为我们献上他自己的血;我们今天为君尊的祭司,所献的并不是血,乃是我们的祷告。我们作祭司,要把人带到神面 前,使人得神赦罪之恩,全靠我们主耶稣已经一次献上永远的赎罪祭。今天我们的工作,是借着祷告,求神施恩,求圣灵同工,传福音领人归主;这是我们今天作祭 司所献上的实际内容。
3)来13:15 以颂赞为祭献给神。
我 们作祭司,能献上的,除祷告外,还有“颂赞”。一提到颂赞,有弟兄姊妹就会联想到载歌载舞的表演,充满激情的欢唱。当然这些表现形式不一定不可以,但只有 空洞而抒情的表演,却不是圣经这里的意思。这里是清楚指出,这颂赞为祭,“就是那承认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。”可见这里的要求,不只是叫我们用嘴唇,而是需 要有实际内容,能结出果子的。这果子是通过我们口里的见证,也就是为主传福音,作见证,领人归主的具体表现。
4)来13:16 行为的见证和钱财的奉献,也是神喜悦的祭。
此 外,这里也特别指出,行善和钱财奉献,也是我们当献为祭的内容。我们要记得,君尊的祭司并不只是指全时间事奉的工人,乃是指每个信徒说的。每个弟兄姊妹都 是君尊的祭司,都有责任为主作见证,传福音,为人的灵魂得救献上祷告;也应当在行为上有美好见证,使人因此能认识神,荣耀归神;更不忘记钱财奉献上的责 任,记住“施比受更为有福”的教导。徒20:35
3、是圣洁的国度。西1:13 这是基督掌权的国、主是中心。
今天我们蒙主救赎,不只是脱离了罪的捆绑和辖制,更是被迁到主的国里。虽然今天我们人还活在地上,仍是地上国家的公民,基督的国也还没有实际临到地上;但在地位上,我们已经是属于这圣洁的国度,是已经迁到那国里了。
这基督的国之建立,和世上的国不同;它不是通过人武力征服,让别人流血;而是通过卑微舍命,自己流血。它不是从前朝取得领土和臣民,而是由元首首先建立国度,再通过拯救拣选,把子民逐个迁入而成。感谢神,我们正是经过主的救赎,被迁到爱子国里的一群。
1)腓2:5 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。
这 是基督的国,所以是耶稣掌权。我们不只是被迁到这国里,而且我们就是这“圣洁的国度”。意思就是在我们里面,在教会中间,乃是主耶稣掌权。以弟兄姊妹个人 来说,主在我们心里作主作王,自然就是要以基督的心为心。以教会来说,耶稣是教会的主,在教会掌权;今天教会里,难免人多主意多,最好的方法,就是大家放 下自己的主意,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,遵照圣经的教导,体现出主的心意。
2)彼前3:15 全心尊主为大为圣。
当 我们随时准备为主作蒙恩见证的时候,不要忘了,在这见证里,主是中心,一切工作全是主作的,一切荣耀全归给主。往往我们在见证时,会因介绍事情经历的过 程,使见证的中心重心,转移到我们自己身上。所以这里彼得特别提醒我们,我们是圣洁的国度,要尊基督为大为圣,存温柔谦和的心,处处高举主的名。
3)提前6:11-12 应当和世人有别,在行为事奉上有美好的见证。
保 罗在写信给提摩太时,特别提醒他,“但你这属神的人,要逃避这些事。”因为我们是被拣选从世上分别为圣的,是圣洁的国度;所以不能忘了我们是属神的人,应 当和世人不同。在我们的言语行为上,要逃避罪恶,保持圣洁;在追求的事上,则必须是合神旨意,讨神喜悦,不是追求世界的,这样才和圣洁国度的身份相称。
4)林前10:31 凡所行的,都是为荣耀神而行。
我想不用多解释,弟兄姊妹都能明白,如果我们所行的一切,都是为了荣耀神的目的,那么我们就一定会拒绝被世俗污秽沾染,有圣洁的表现和见证,使人看出我们和世人不同,便把荣耀归给神。彼前2:12我们也因此见证出,自己是圣洁的国度。
4、作属神的子民 弗4:1 行事为人当与蒙召的恩相称。
我们不只是属于基督的国,更是属神的子民,因为是神自己所召的。所以保罗提醒我们,既然蒙召,行事为人就当和蒙召的恩相称;真正象是一个蒙召的人。究竟一个蒙召的人,应当有怎样的表现才合适呢?
1)约13:35 对信徒要彼此相爱。
这是耶稣离开世界前,留给我们的一条新命令;就是要我们彼此相爱。这不但是为了我们自己能彼此得益,而且也是为了能有效见证主的名,荣耀主的名。
命令和诫命原文是同一个字,这是新命令,是原来诫命所没有的。原来的诫命只局限在彼此间的“不可”危害损害,但彼此相爱却是需要加上正面积极的要求;不只是不可“害”,更是需要加上“爱”。这正是新约和旧约之间最大的不同处。
2)弗1:4-6 对父神要称颂赞美。
我们蒙恩成了神所拣选的人,对神又应当如何表现才相称呢?这里告诉我们,神从创立世界之前拣选我们,目的就是要使他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。这里告诉我们,对神称赞,需要有具体的内容,是称赞神的恩典;这恩典在我们身上,就是“借这爱子的血,得蒙救赎,过犯得以赦免。”弗1:7所以也就是要为所得的救恩,时时赞美称颂神,有知恩感恩的心。
儿 女进到父母面前,跟百姓进到君王面前是不同的,不需要借载歌载舞来歌功颂德的;父母对儿女的期望,总是要他们有孝敬的行为,听从父母的教导,对社会作出正 面的贡献。如果人间父母是如此存心,神的心不也一样吗?我们对他的称赞,需要在实际上有听命顺服的表现,在人前为他作美好的见证,才真正能使他荣耀的恩典 得着称赞。
3)提前6:11 对世界要逃避罪恶。
虽 然我们是从世界被神拣选出来,神却并没有要我们脱离这世界,也没有说对世界什么都反对;但这世界上的事,又确实有反映罪恶,属于罪恶的一面。我们对世界上 的正面事物,应当肯定,也应当赞同;但对世俗罪恶,我们就应当旗帜鲜明地指责拒绝。可能我们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,能制止这些社会罪恶,改变这些社会罪恶; 但至少我们自己不应受这些负面事物的影响,要逃避被这些事物所吸引。
保罗在勉励提摩太时,不是要他去改变社会上存在的这些罪恶,而是说,“但你这属神的人,要逃避这些事。”至少自己不能受这些罪恶的影响。
4)彼前2:12 对世人要有好行为。
我们不应逃避世界,也不必逃避世人;但我们需要逃避世俗罪恶,所以在恶事上,我们也不能跟世人“同负一轭”。林后6:14我 们和世人交往,最大的愿望,就是希望他们通过我们,能认识真神,能接受救主耶稣;因此我们就应当在他们面前,有好的行为表现,拒绝罪恶,坚持善行。否则我 们在行为上失去见证,表现得跟世人一样,就只能绊跌人,而无法把人带到主的面前;又怎么可能和“作属神的子民”相称呢?
|